中國公務員原生態(tài)之鄉(xiāng)鎮(zhèn)篇(圖)
來源:新華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02-11 16:55:4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0年研究生畢業(yè)后,我被選調(diào)到國家級貧困地區(qū)——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鎮(zhèn)工作。剛到單位時,因為沒有被安排具體工作,我就臨時在黨政辦打下手:復印材料、送取文件、分發(fā)報紙……那時我的抵觸情緒很大,覺得堂堂一名研究生,竟要做這些毫無技術性可言的小事,簡直就是大材小用!一天下班后,郁悶至極的我決心第二天就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但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思考后,我放棄了當“逃兵”的念頭。是啊,逃避不是辦法,知難而上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熬過艱難而又枯燥的一周,出差回來的領導決定讓我先去組織辦學習鍛煉一段時間。
到組織辦后,我才發(fā)現(xiàn)基層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回事。就組織辦工作而言,我不僅要負責黨建資料的收集工作,同時還要為“三項活動”編印各類工作簡報,為領導起草講話報告,撰寫總結經(jīng)驗材料,對外進行黨建宣傳報道等;尤其是第八屆村(社區(qū))“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啟動后,作為選舉指導組工作人員的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往往是一項任務還沒有完成,新的任務早就布置下來。在基層,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飯。記得第一次加班時,組織委員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基層沒有下班的說法,只有做完(工作)的說法”。
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開始后,我們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全被“拉壯丁”去當普查員。幸運的是,我普查的區(qū)域離鎮(zhèn)政府很近,任務也相對較少,只有136戶。苦惱的是,作為一個講普通話的外地人,我常面臨被拒之門外的尷尬。一次,當我敲門自報家門時,沒想到房主隔著門說:“你是騙子吧?!電視上早就報道了,現(xiàn)在很多外地人趁人口普查來騙人呢!”還有就是我普查的區(qū)域地處場鎮(zhèn),流動人口較多,白天普查找不到幾個人。無奈之下,我和黨政辦的一位同志將兩人的普查任務合并,他前面“開路”,我后面登記;白天找不到人,我們就晚上登門拜訪……到最后全鎮(zhèn)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匯總時,只剩下一天多的時間,我們幾個年輕人硬是熬了一個通宵才完成任務。
回顧半年來的基層工作,除了常規(guī)性工作之外,我還得兼做一些簡單而又枯燥的工作,比如手工謄抄黨員檔案(800余份)、經(jīng)常電話聯(lián)系村干部(最多時一次40多人)、每月收發(fā)黨刊雜志(近千份)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這些無處不在的磨礪機會,讓我逐漸學會了很多辦事能力和人際交往關系,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半年來,我共撰寫大型材料10余篇,小型材料30余篇,有幾篇還被重慶黨建網(wǎng)、中國當紅網(wǎng)以及《公民導刊》等媒體采用刊發(fā);在和基層群眾的頻繁接觸中,我漸漸地學會了當?shù)氐姆窖,這是我半年來最意外的收獲。
就像泰戈爾在詩中所寫的那樣:“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作為一名剛到基層不久的選調(diào)生,也許我沒有留下任何讓人記住的成績,但我盡過力,這就夠了。(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鎮(zhèn)政府 顧紹春)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