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yōu)質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中考結束,進入高中后也不能放松學習,學大教育中小學一對一個性輔導,為學員量身設計學習方案,讓學習更加輕松!
學大全國免費咨詢電話:400-059-4258
根據(jù)了解,“神舟十號”只是中國發(fā)展太空空間站的一個目標飛行器,但并不時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站,它只是一個雛形——一個重**多的空間實驗室的雛形。神舟十號將在軌飛行15天。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先后與天宮一號進行1次自動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并開展航天醫(yī)學實驗、技術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完成組合體飛行后,飛船撤離并返回著陸場,天宮一號轉至長期運營軌道。
“神舟十號”為中國構建太空空間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們回顧一下國際太空站的歷程。
1983年,美國總統(tǒng)里根首先提出了國際空間站的新構想;1993年,經(jīng)過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無數(shù)次重新設計,終于開始著手建設太空站;1994年,準備階段開始,在此期間,航天飛機與“和平”號太空航進行了9次對接;1998年,國際空間站的第一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發(fā)射成功;2001年,命運號實驗艙與團結號節(jié)點艙對接,探索號氣閘艙安裝完成;2008年,哥倫布號實驗艙安裝完成,開始安裝希望號實驗艙;2010年,安裝寧靜號節(jié)點艙。
從國際太空站的艱辛歷程可以看出,“神舟十號”只是中國向太空邁出的一小步,但是這絕對是意義巨大的一步。
中國載人航天是深謀遠慮的,每一步都經(jīng)過無數(shù)次計算和測試,確保萬無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發(fā)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并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fā)射一個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guī)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梢哉f,中國航天技術是借鑒前人的技術而自主創(chuàng)新的。中國航天現(xiàn)有八大系統(tǒng):航天員系統(tǒng)、空間應用系統(tǒng)、載人飛船系統(tǒng)、運載火箭系統(tǒng)、發(fā)射場系統(tǒng)、監(jiān)控通訊系統(tǒng)、著落場系統(tǒng)、空間實驗室系統(tǒng)。這八大系統(tǒng)是中國經(jīng)過長達**多年的摸索才總結出來的,從中可以看出中國載人航天發(fā)展的辛酸。
人類目前載人航天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將實驗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獨特環(huán)境,開展地面無法進行的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實驗,從而為人類造福。太空生命科學試驗不僅可以進行植物育種、發(fā)明新的藥物,而且在半導體、特種材料、天文學、對地觀測等方面的好處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十天宮一號為起點的中國空間站建設,將為中國的科學研究帶來更大的舞臺。周建平說過:只有對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認識,才可能具備更好的開發(fā)能力。目前,中國正在朝著這樣的目標進發(fā)。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世界科學發(fā)展進步的平臺,為人類探索做出貢獻。
作為一名高二化學生的我,同時作為一個中國人,看到中國在載人航天事業(yè)技術上的發(fā)展,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要為祖國的繁榮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