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知識:錳的基本概述
來源:網(wǎng)絡發(fā)布時間:2014-10-20
錳是銀白色金屬,質(zhì)堅而脆。密度7.20克/厘米3。熔點1244+3℃,沸點1962℃;蟽r+2、+3、+4、+6和+7。其中以+2(Mn2+的化合物)、+4(二氧化錳,為天然礦物)和+7(高錳酸鹽,如KMnO4)為穩(wěn)定的氧化態(tài)。在固態(tài)狀態(tài)時它以四種同素異形體存在。電離能為7.435電子伏特。在空氣中易氧化,生成褐色的氧化物覆蓋層。
它也易在升溫時氧化。氧化時形成層狀氧化銹皮,最靠近金屬的氧化層是MnO,而外層是Mn3O4。在高于800℃的溫度下氧化時,MnO的厚度逐漸增加,而Mn3O4層的厚度減少。在800度以下出現(xiàn)第三種氧化層Mn2O2。在約450℃以下最外面的第四層氧化物MnO2是穩(wěn)定的。能分解水,易溶于稀酸,并有氫氣放出,生成二價錳離子。
1774年,瑞典的甘恩,用軟錳礦和木炭在坩堝中共熱,發(fā)現(xiàn)一紐扣大的錳粒。錳是在地殼中廣泛分布的元素之一。它的氧化物礦——軟錳礦早為古代人們知悉和利用。但是,一直到18世紀的70年代以前,西方化學家們?nèi)哉J為軟錳礦是含錫、鋅和鈷等的礦物。
18世紀后半葉,瑞典化學家T.O.柏格曼研究了軟錳礦,認為它是一種新金屬氧化物。他曾試圖分離出這個金屬,卻沒有成功。舍勒也同樣沒有從軟錳礦中提取出金屬,便求助于他的好友、柏格曼的助手——甘英。在1774年,甘英分離出了金屬錳。柏格曼將它命名為managnese(錳)。它的拉丁名稱manganum和元素符號Mn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