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心理學(A類)考點簡編:第三章教育目標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2-01-12 15:55:55
第三節(jié) 教學目標的心理學理論與方法
相關概念:教學、教學目的、教學目標、課程目標、課、單元目標、學習目標——相關體系群見書P71
學什么——教什么——評什么是教學目標的基本指導點
教學目標的心理功能
在任何行動中,目標都是行動指向的對象是,是指南針,是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也不例外。確立教學目標與對該目標的管理是很重要的事情。教學目標的心理功能具體如下:
1. 啟發(fā)功能 2.導向功能 3. 激勵功能 4.聚合也就是整合功能,將分散的要素整合為體系叫聚合
教學目標的選擇標準:在程序上是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則選擇的,以大統(tǒng)小,執(zhí)行的時候就反過來,以小落實大。選擇目標體系的標準如下:
1. 價值標準,這里的價值是心理學價值并非經(jīng)濟學的價值,也就是滿足心理需求的程度
2. 可能性目標
3. 低耗性目標
4. 豐富性目標
5. 就高性目標
以上標準并非每次選擇都會用上,它們只是一個原則,在實際應用的時候要交叉選取,按照合理的方式組合選取。要按照具體的要求和情境以及其他實際情況來選取。
編寫教育目標的基本要求
具體學習目標的技術要求:可操作、無歧義、術語化
目標構成:說明具體的行為、說明產(chǎn)生行為的條件、評定行為的標準(馬杰)
其它人對目標的組成的見解:
明確對象、行為也就是學習完可以做什么事情、上述行為的產(chǎn)生條件、評定標準
教學目標的具體編寫方法:
對象與行為的表述:術語參見書P79
條件的表述:P80
標準的表述:P81
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認知、情感、心因動作
認知目標:布魯納將其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統(tǒng)合(整合)、評審
情感目標:克拉斯沃將其分為: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價值的性格化(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此言得矣。)
心因動作的教學目標:
整個身體的運動——細致協(xié)調(diào)的動作——非語言交流——言語行為
學習建議:本章可以結(jié)合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看看、可以結(jié)合教育學第三章。本章非重難點,考試的時候或者可能出簡答與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