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貨幣政策 第一節(jié) 貨幣政策目標 識記: 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jié)貨幣供給和利率的一種金融政策和措施。 貨幣政策內容: 1、貨幣政策的目標:一般表達為經濟增長、充分就業(yè)、穩(wěn)定幣值和物價以及國際收支平衡。 2、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而運用的政策工具; 3、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指:運用一定的金融工具,如何引導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的預期目標。 領會: 貨幣政策的目標與關系? 貨幣政策的目標,一般表述為經濟增長、充分就業(yè)、穩(wěn)定幣值和物價以及國際收支平衡四個方面。 四個目標之間既有統一,又有矛盾之處。充分就業(yè)與經濟增長是正相關,經濟增長,就業(yè)則相應增加,如遇經濟衰退,失業(yè)則會增加。但是諸目標之間又有沖突,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和減少失業(yè),實行貨幣擴張政策,久而久之,帶來貨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的通貨膨脹局面。 處理沖突的途徑:1)運用各種工具講求協調,配合。2)根據宏觀經濟的狀況和需要選擇側重點。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 保持貨幣幣值穩(wěn)定,并依此促進經濟增長。 第二節(jié) 貨幣政策工具 識記: 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準備金、貼現率、公開市場業(yè)務。 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規(guī)定的比率,將所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銀行,本身不得使用。應交存的比率稱:法定存款準備率。 貼現率:商業(yè)銀行向中央銀行辦理再貼現時使用的利率。 公開市場業(yè)務:這是中央銀行通過金融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進行調節(jié)的一種方式。 貸款規(guī)模: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編制國家銀行信貸計劃,控制全部信貸資金來源和運用。 再貸款: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對國有銀行的貸款進行調節(jié)的一種工具。 領會: 三種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特點與作用? 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準備金、貼現率、公開市場業(yè)務。 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規(guī)定的比率,將所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銀行,本身不得使用。應交存的比率稱:法定存款準備率。 中央銀行往往通過調高或調低存款準備率來增加或減少商業(yè)銀行應交存的準備金,從而影響商業(yè)銀行的可用資金量及派生存款能力,以達到調節(jié)貨幣供給的目的。不宜經常使用,更不宜大幅變動。 貼現率:商業(yè)銀行向中央銀行辦理再貼現時使用的利率。央行通過調高或調低帖現率的辦法,可以影響商業(yè)銀行的貸款數量,也經常被用作平衡國際收支的手段。特點是靈活,可以根據經濟需要隨時調整。是常用手段 公開市場業(yè)務:這是中央銀行通過金融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進行調節(jié)的一種方式。如果央行買進證券,就相應向市場注入了貨幣供應量,一方面刺激證券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商業(yè)銀行的可貸資金規(guī)模。公開市場業(yè)務與前兩者相比的優(yōu)點:1)主動權在央行手中;2)直接左右市場貨幣供應量;3)政策隱蔽性強,可以減輕社會動蕩。是最常使用、靈活、有效的手段。 我國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目前我國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準備金,貸款規(guī)模、再貸款。 法定存款準備金指: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規(guī)定的比率,將所吸收的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銀行,本身不得使用。應交存的比率稱:法定存款準備率。 貸款規(guī)模: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編制國家銀行信貸計劃,控制全部信貸資金來源和運用。 再貸款: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對國有銀行的貸款進行調節(jié)的一種工具。 今后要積極開拓運用市場公開業(yè)務工具,如: 1、通過國庫券市場買賣國庫券 2、建立同業(yè)拆借市場,參與同業(yè)拆借 3、積極推行商業(yè)信用票據化,拓展貼現與再貼現業(yè)務 4、逐步放開利率,向利率市場化邁進 第三節(jié) 貨幣政策的傳導 識記: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要符合以下要求:1)中央銀行能夠加以控制;2)中央銀行能夠及時取得有關中介指標的準確數據,據以分析監(jiān)測;3)它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關系緊密。 一般是利率與貨幣供應量,同時也有將基礎貨幣作為中介目標的。 領會: 貨幣傳導的過程? 在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二級銀行體制下,貨幣傳導的過程包括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中,首先,中央銀行運用各種工具,調節(jié)存款準備金和商業(yè)銀行貸款數量,以影響商業(yè)銀行的行為,其次,商業(yè)銀行對央行行為作出反應,相應調整企業(yè)居民的貸款規(guī)模,并通過派生機能利于貨幣供應量的變動 第二個層次中,企業(yè)和居民對商業(yè)銀行的行為作出反應,相應調整投資和消費支出,影響社會需求,從而利于政策目標實現。 確定中介目標的依據?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要符合以下要求:1)中央銀行能夠加以控制;2)中央銀行能夠及時取得有關中介指標的準確數據,據以分析監(jiān)測;3)它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關系緊密。 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如何選擇? 傳統的貨中介目標是貨幣發(fā)行指標和貸款規(guī)模,近些年來轉為貨幣供應量。 第四節(jié)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 領會: 貨幣與財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為實現國民經濟宏觀調控的目標,緊靠一種政策是難以奏效的,需要各項政策相互配合,貨幣與財政策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因為它們之間的聯系與不同點。 首先,從兩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來看,其共同點在于:都是通過影響社會總需求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其次從資金運行過程中,政與金融資金之間也是著密切聯系,從而影響到兩種資金的需求變化,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銀行代理國家金庫; 2、財政向銀行增撥信貸基金; 3、財政發(fā)行國家債券; 4、銀行利率的調整。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功能差異表現在以下方面: 1、可控性不同,財政政策可以直接控制和調節(jié),貨幣政策需要傳導過程。 2、透明度不同,財政政策透明度高,貨幣政策透明度稍弱。 3、時滯性不同,時滯性是指在制定和執(zhí)行政策的過程中,出現的時間滯后的現象,有兩種:認識時滯和決策時滯。財政政策認識時滯短決策時滯長,貨幣政策認識時滯長,決策時滯短。 此外,具體到實施擴張或緊縮需要的不同要求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功能效應也有明顯區(qū)別。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結合的主要類型? 有四種類型,雙松、雙緊、緊財政松貨幣、緊貨幣松財政策 “雙松”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可以刺激經濟的發(fā)展。但常會引起引財赤字。 “雙緊”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通常是在經濟過熱,需求過旺和通貨膨脹壓力下采取的,但可能帶來經濟萎縮。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自考金融理論與實務筆記(12)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