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人稱:指說話的一方。
나(我):第一人稱的基本型,通用于平輩或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
저(我):저是나的謙稱,當(dāng)聽話者比說話者年長或社會地位高時,說話者應(yīng)用저代替나,表示尊敬對方。
우리(我們):第一人稱復(fù)數(shù),韓國人說話時用“우리”代替“나”和“저”的情況很多。
보기(例子): 우리 어머니 我們的媽媽,我的媽媽
우리 학교 我們學(xué)校、我的學(xué)校
우리 나라 我們國家
(2)第二人稱:指談話的對方。
너(你):用于很親近的朋友之間或?qū)⒆邮褂。但多用于長輩對晚輩時。
선생님(老師,先生,您):除了有老師,先生的意思外,還在尊敬對方時常用,想當(dāng)于漢語的“您”。
例如:의사(醫(yī)生),但是韓國人常說:의사 선생님.
당신(您):主要用于夫妻之間,那女之間也可用(基本不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表示尊重時。
자네(你):用于年齡大的朋友之間或長輩對晚輩時用。
注意:韓國人說話時,人稱代詞被省略的情況比較常見。
例: 어디에 갑니까? (你)去哪里?
학교에 갑나다。(我)去學(xué)校。
(3)第三人稱:指說者,聽者雙方以外的第三者。
通常是在指示代詞 이,그 和 저 后加上 분(位) 이(人,位) 사람(人)等表示
第三人稱。
“아무,누구,어느”指未知、不定的第三人稱,根據(jù)句子的同,意思也發(fā)生變化。
例子: 누가 방에 었습니다. 有人在房間里。
누가 있습니까? 有誰在嗎?(有人嗎?)
아무도 없습니다. 誰都不在。
아무나 오십시오. 請來個人吧。
자기:當(dāng)主語時第三人稱或時需要重復(fù)時使用。
例子:그 사람은 자기 일은 자기가 합니다. 那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그 여자는 자기 아이 이야기만 합니다. 那女人只講自己孩子的事情。
。4)人稱代詞本身有單數(shù)、復(fù)數(shù)之分。
如:單數(shù):나,저,너,당신,자네.
復(fù)數(shù):우리,저희(들),너희(들).
其他代詞用復(fù)數(shù)助詞“들”來表示復(fù)數(shù)、
如:자네→자네들, 그→그들, 당신→당신들
但是有些詞本身表示復(fù)數(shù)的代詞后面也常常加“들”,用以更清楚地表示復(fù)數(shù)的概念
如:저희→저희들 우리→우리들 너희→너희들
(5)人稱代詞“나,저,너”和主格助詞“가”,屬格助詞“의”連用時,變?yōu)?ldquo;내,제,네”。
例子:나+가 →내 내가 말했습니다. 我說了。
저+가→제 제가 학생입이다. 我是學(xué)生
너+가→네 네가 가. 你去吧。
이것은 제(저의) 책입니다. 這是我的書。
그것은 내(나의) 교과서입니다. 那是我的教科書。
저것은 네(너의) 모자냐? 那個是你的帽子嗎? |